多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素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 8月以来,多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态势明显。素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撑人贸易顺差维持高位,民币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等积极的汇率基本面因素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 近一个月以来,走强全球金融市场走势反复、多因波动剧烈,素支短期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撑人主要货币波动较大,投资者需防范潜在波动风险。民币
8月以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态势明显。走强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多因2024年9月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112元。素支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撑人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势,有助于校正市场单边预期,特别是能够有效遏制前期离岸人民币走贬势头,缓解在岸人民币中间价调控压力。
业内普遍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方面,主要受到国内基本面支撑、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等共振影响;国际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人民币汇率,未来几个月,外部因素可能仍是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近期美元指数大幅度回调,王青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7月底日本央行意外降息,带动日元套息交易大规模平仓,日元对美元快速升值;二是近期伴随美国通胀降温,美国就业市场压力加大,美联储9月份降息态势趋于明朗。与此同时,尽管近期欧元区通胀回落态势停滞,市场对欧洲央行降息预期弱化,这导致欧元对美元也在升值。由于欧元和日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分列前两位,近期欧元和日元对美元的相对强势成为推动美元指数大幅走低的主要原因。
“短期来看,尽管日元套息交易大规模平仓带来的冲击基本退去,但市场围绕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还在升温,9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前美元指数将持续承压。”王青表示,考虑到近期美元指数跌幅较大,短期内进一步跌破100的可能性也不大。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4.74%,这是人民币连续第9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而且与6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13.37%,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10.29%。数据还显示,7月,人民币在跨境贸易金融业务中的份额达到6%,超过欧元的5.83%,仅次于美元。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7月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向好,货物贸易等主要流入渠道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环比增长9%,支出增长7%,收支逆差环比收窄41%。其中,我国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带动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48%,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00亿美元,环比增长1.4倍,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依然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贸易顺差维持高位,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这些积极的基本面因素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王青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新质生产力持续较快发展,预计下半年国内GDP增速会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这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内在支撑。
人民币汇率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首席分析师李刘阳在研报中表示,从短期看,不能排除因结汇需求集中释放而产生“踩踏”,进而推动汇率短期明显升值的可能;从中长期看,海外环境的变化仍将是人民币汇率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一方面取决于美联储的政策与中美利差的变化,另一方面则与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有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提示,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波动,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市场加大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债利率大幅回落,美元快速贬值,推动非美货币明显反弹。特别是近一个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走势反复、波动剧烈,短期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货币波动较大,投资者需防范潜在波动风险。(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
责任编辑:杨莉
相关文章
- 大盘今日全天震荡调整,沪指跌超1%失守32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2%。板块方面,汽车零部件、电力、贸易板块逆势上涨,传媒、计算机应用、教育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报3197.90点,跌1.312025-05-13
- 暮夜传说礼包码大全及最新兑换码一览:如何获取?2025-05-13
- 作为最强蜗牛中极具挑战性的玩法之一,活尸形态试炼凭借其独特的机制与高收益奖励,成为玩家突破战力瓶颈的关键环节。将从触发条件、核心机制及实战策略三方面深度解析,为玩家提供系统化的攻关指引。2025-05-13
三国志战棋版孙策阵容搭配攻略高爆发输出核心与团队协作实战阵容推荐
在三国志战棋版中,孙策以其独特的"江东小霸王"定位成为兼具爆发输出与战术机动性的核心武将。将从技能机制、阵容搭配、实战策略三个维度,系统解析如何以孙策为核心构建攻守兼备的战术体系。2025-05-13- 近日,微信官方宣布,微信未成年人模式正式上线:网友评论:还能这样啊编辑、一审:严怡雯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2025-05-13
- 在智能手机日均使用时长突破8小时的今天,电量焦虑已成为数字时代最普遍的现代病。全球顶尖厂商在充电技术领域的角逐,本质上是对用户时间价值的争夺。当100W快充将30分钟充电时长压缩至10分钟,当动态电荷2025-05-13
最新评论